Tuesday, August 5, 2008

問題是?

問名字,問身高,問年紀,問星座,問血型……然後愈問愈多,答得愈來愈多。這是屬於對話的一種。被問的人,可以選擇認真回答,也可以選擇胡亂回答,當然也可以選擇不回答。

如果要說令我感到最頭痛的問題,莫過於,問的人並不知道自己想問什麼。換句話說,對方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問題所在。這種問題要是回答起來,簡直沒完沒了。慢 慢地,我也學會一種方式叫:我正在忙。

不論是否為真,總是能暫時止住提問的一方。當然,也可能真的正在忙。例如,目前我是一邊吃著布丁、喝著咖啡當午餐,一邊blogging,確實有點小忙。下午還有事要做,所以並沒有很餘裕的時間。然而,以現代人的時間,不論如何,休息的時候,總是會有的。這種時候,通常希望留給自己,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比較多些。對於回答什麼問題,透過電腦,完全看不到另一頭無奈的神情。

並不能就此給電腦安個罪名,但,它就是一個工具,這點可千萬別忘記。


Tags:

Saturday, July 26, 2008

最近的藝文演出小報

果陀劇場《針鋒對決—Othello》

主辦: 果陀劇場 (02)2571-1753
協辦:
贊助:給自己一個買$4,000元票的一個機會。(米多粒自語)
網站連結:http://www.godot.org.tw
(圖片來源:兩廳院售票網)


雲門舞集:2008秋季公演《花語》

舞作名稱: 2008秋季公演《花語》
簡  介:

一九九八年 林懷民取巴赫經典的緩慢樂章渲染《水月》
今年 又摘用其中輕快的章節詠歌《花語》
凝視生命虛實 洞悉世情之作

花語 Whisper of Flowers
世界首演

編舞家林懷民再賦巴赫經典的嶄新篇章
八萬朵花瓣從繁美到靜朽的感官震撼

看春光艷燦 嘆花落春殘
林懷民再探紅樓美學
傾聽花魂私密的絮語

在鏡面映照裡 青春是如歌行板
跳躍歡愉宛如筵席不散
一幕預見青春散場的生命華宴

雲門舞集:2008秋季公演《水月》特別演出

舞作名稱: 2008秋季公演《水月》特別演出
簡  介:

先看《水月》 再讀《花語》
從舒緩到躍動 從黑白到彩色

張力十足的能量 一波波朝你湧來
撞擊你的心靈 使你驚顫 使你歎惋

水月 Moon Water
十週年特別演出
九○年代奠定林懷民藝術顛峰的經典之作
水聲潺潺黑白相映溫潤飽滿的生命風景

飛濺的水光
綿長的巴赫音符
美不勝收的細膩身體
一齣讓你不想走到終點的經典

巴赫的樂曲與林懷民的太極,水乳交融,彷彿百年來就等待這場相逢。─德國法蘭克福匯報


2008秋季公演《水月》麥斯基現場演奏
舞作名稱: 2008秋季公演《水月》麥斯基現場演奏
簡  介:

《水月》麥斯基現場演奏

大師與大師 最美麗的共鳴

國際大提琴名家麥斯基與雲門舞集
挑戰十年來從未有過的現場過招

  一九九八年
  林懷民用麥斯基演奏的錄音編作《水月》
  這回 麥斯基的琴弓現身在山水潑墨般的舞台上
  引領舞者穿山越水
  與觀眾同步呼吸

我在麥斯基的音樂裡,聽到穿越生命幽谷般,
深沈而緩慢的呼吸。  ─林懷民

如果說音樂是我的信仰,那麼巴赫無伴奏就是
聖經。  ─米夏.麥斯基
(圖片、資料來源:雲門舞集)

屏風表演班第卅八回作品-六義幫

李國修劇場革命
挑戰電影畫面的場景流動
全劇超過五十個場次
極速流動不暗燈
開創劇場史上出神入化的新震撼
(圖片、資料來源:屏風表演班)

Friday, June 6, 2008

那年、那人、那事-收信快樂



以上圖片均取自:外表坊時驗團

寫信真的是一件很久遠的事情了嗎?我不知道。書寫還是我生活裡的一部份。上次在Y拍還看到有人在拍賣二次大戰信件,為什麼私人的信件會變成拍賣品?不過,在20世紀前半期,信件扮演著極度重要的角色。一封信件可以傳達的,可能是各式各樣的的事。為什麼要去看兩個人通信呢?

西蒙‧波娃(Simone de Beauvoir)在《越洋情書》(Lettres à Nelson Algren)中,17年的通信當中,誰也無法確定是否遺失了哪一封?也不清楚兩者之間的真正互動,和發生的事情確切是如何?但明顯地,即使中譯本中的640頁當中,可以發現,起初的幾年通信的次數是那麼多,那麼深切而濃情蜜意。幾年之後,信件銳減,而且書信中的內容也有著明顯內容上的不同。以現代來說,那樣的戀情,透過書信往來的公開之後,雖說現代已經是21世紀,風氣大開,應該還是有不少人無法認同,更不可能接受那樣的情形。(註:圖片取自貓頭鷹知識網)

書信在20世紀後半,成為慢慢消失的一部份。事實上,消失得非常快。信紙便成不容易取得的東西,鋼筆成為收藏品,郵筒很閒,郵局很忙。多半是商業郵件。

回到劇場,看著李政國和陳淑芬在翹翹板上迴旋,信件對話,就像這兩個生命在迴旋的情節。中間發生什麼細瑣事,誰也不清楚,也不需要交待。透過信件的對話,各自去拼湊屬於自己生命中的故事,可能會引發共鳴,也可能,沒有。

這兩個人的故事發生的時間,設定得比我的年代早些。然而,我們這些一樣跨越著20世紀到21世紀的一代,個人電腦的發明和我們的年紀相仿,但從什麼時候,我們把筆放下,習慣去問對方的e-mail信箱?什麼時候開始,我們把筆放下,習慣去問對方的ICQ或MSN?什麼時候,我們放下筆,問對方的手機號碼?什麼時候開始,什麼時候開始,我們放下了筆?

陳淑芬的告別,可以是非常形而上的。它可以是戲中對自身生命的脫離,向李政國這個通信多年的「伴侶」告別,向世界告別,向20世紀曾經真實存在過的「寫信」這件事,告別。其他的觀眾的涰泣,和許多人在黑板舞台上寫著,畫著,是拾回,還是告別?

劇中的兩個人,一個中規中矩地走向大眾認為的正途,一個隨著不可控制的命運,漂流著。兩個面臨生命時,或許天壤之別。可是,愛,是沒有理由,沒有藉口,只是,規範、關心、期待,然後又回歸到「愛」。沒有眼神的交會,是寫信與讀信之間最能表現的簡單的喜悅的孤獨。信件的往來,就是這麼簡單,《收信快樂》完全表現出那種簡單。

寫信這件事,曾經和我們此輩的人生非常接近,也變得遙遠。你會收到信用卡帳單,會收到電話費、水電費、網路費、各種雜費帳單,還會收到許多廣告信。那些曾經和你通過信的人,曾伏案小心寫著10幾歲的小情書的夜晚,無聲無息地消失。最近一次收到的是美國維州寄來的明信片。嘿,沒錯,說的是你們夫妻兩個呢!(結婚喜帖暫時別讓我算進去吧。)

昨兒個,我寫了一封信。沒信紙,只好用活頁紙先寫,寫完發現沒信封,倒有三張五元郵票,然後調好的墨水被打翻了。一切都很費功夫?是的。但我喜歡那句曾經在日劇裡的台詞「正因為費功夫才好啊。」(愛をください)



延伸閱讀:
  • 外表坊時驗團-無名部落格

  • 表演工作坊部落格

  • 表演工作坊官方網站

  • 收信快樂(劇本)
  • 劇本的部份,請看有沒有二手書吧。

  • 我的書和我讀的書-收信快樂



  • Friday, May 16, 2008

    植物戀-迷迭香(Rosemary)



    這是5月4日住到房間裡的迷迭香

    原本一直嚷著要去假日花市逛逛,總是找不出適當的時間。那天剛好玩到天亮,帶著倦意,把整個假日花市好好逛了一圈,真的非常舒服。並不是因為假日花市是什麼了不起的地方,而是那種被植物圍繞的心情,真好。

    花市老闆說,迷迭香適合種在戶外,回來Google的結果也是一樣,不需要太多水份,但需要很多日照。經過10天之後,發現,這三株除了喜歡日照,對於水份的要求沒有想像中的少。每天需要給它兩、三碟水,好像才會覺得滿足。從有一點點沒朝氣,變得比較有精神了點。比起精油,還是活的植物本身的氣味清新舒服。

    10天之後拍下這些照片,比起現在,他們三株又長大了一點,這三吋小盆似乎有點擠不下,是不是該是換大一點環境給他們的時候了呢?只是,他們會不會鬧脾氣呢?再觀察看看吧。不太有日照的時候,晚上就放在檯燈旁,讓他們三個享受一下光線。

    有一天,室友突然問我,他們會不會錯亂啊?會嗎?看到他們愈來愈有朝氣的樣子,就覺得:愛他,他就為你美麗!

    Friday, April 4, 2008

    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


    圖片來源: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官方部落格

    如果一個40歲的男人,決定掏心掏肺地說出實話,是好,是壞?

    許多男人會說,那叫瘋了!徹徹底底地瘋狂。因為這世界上有一種東西叫「善意的謊言」,又稱為「白色謊言」。想要長久維持一段關係,某種程度上的謊言對於許多人來說,是免不了的罪。但這罪可以換得一點安穩,似乎,不論男女,有時候也就默默接受下來。

    常常覺得,台北的人,都市的人的不快樂,是因為看不到一望無際的天空,老是看到海市蜃樓,卻總是到不了一片綠洲。吸引人的事物太多,可是,到底要的是什麼?

    手指著別人,容易得多。多少人在不能滿足自我的時候,就把手指向別人,說:都是你的錯!之後呢?有比較快樂嗎?追求不到,就選擇毀滅對方?需要的時候,就勒索?得不到,就去掠奪?看不到未來,就痛恨全世界?

    有時候,我們忘記,打開手掌,才能握住另一隻手;張開雙臂,才能擁抱。

    Friday, March 28, 2008

    再試作blogger訂閱功能

    1、http://draft.blogger.com/
    可以在Add a Gadget增加Subscription Links這個元素,就會產生右欄的訂閱。

    2、google到「Blogger Hack - 在部落格中加上書籤訂閱貼紙」及「在每篇文章底端放置各大共享書籤 for blogger」兩篇參考,在每一篇post下面加上訂閱功能。只要按著步驟做就能完全把功能放上去。美化的問題嘛……再想想,再想想。

    第一次搭高鐵

    第一次搭高鐵,這個說法應該不新鮮。不過,對於像我這樣習慣搭台鐵的人來說,高鐵還是有許多不方便的地方,所以搭乘的機會原本就很少。光是設站的位置,除了在台北是跟台鐵同樣位置以外,其他的縣市就不見得方便。

    首先,大廳的地方看起來很寬僘。特別是,人潮好像不多,還是有不少人拿著相機或是手機留念。整個外觀看起來……看得出來花了不少錢。非常金屬的質感充滿空間的各個角落,這點和台鐵那種舊舊的風格落差很大。美感……這個問題問倒我了。

    實在搞不清楚該怎麼把卡插進去?因為和平常我們ATM提款時的插卡方式是不同的。一般的卡片都是正面朝上插進去,沒想到,高鐵的票是需要反面插入的。吃進去,再吐出來,小紅閘門同時打開,就可以通過了。

    要上到二樓去搭車。連手扶梯在夕陽餘暉下,都發出溫和的色調。乍看,還頗高級的樣子。

    從手扶梯的側邊望出去,並看不到什麼特別的景色。附近有著正在完工中的大樓住宅,及其他的施工尚未完成。至於這片草坪是不是將來還是草坪?誰也不知道。


    顯得有點怪的景色,夕陽很好,落地窗很乾淨的樣子,但是,遠處的大樓社區硬生生地建在西方的位置,實在很無奈。看得出來,地板的材質也是挑選過的。想想還真是高昂的建築啊。

    二樓大廳的頂端設置的燈,不知道在晚上看起來是怎麼樣?

    其實只有兩個入口,一個南下,一個北上,應該不太會搞錯吧?可以確定的是,這些柱子美觀,卻不怎麼實用。上面完全沒有時間表這種東西。不過買票上來的時候,大概可能就是決定了的意思吧。一邊等車,一邊有點緊張。朋友問我緊張什麼?我想,時速300公里,稍有差池……我不確定會有全屍。

    因為時間的關係,不想搶不到位置,所以買了新竹到台北的坐票,
    290元!天價!一列有5個座位,左邊3個,右邊2個。我坐在14C。不是我在說,椅子很硬,小餐桌並不好用。不知道是不是認為速度很快,所以人們不用在椅子上好好休息呢?

    部落格不是要禁止品酒的文章,或是加警語?這個台啤的Logo可真大!我該加警語嗎?我只是用前面這個不怎麼好用的小餐桌吃包子而已啊!不過,那好像是賣啤酒的販賣機。這樣有點可怕,我不知道有人如果在車上喝個爛醉該怎麼辦?

    其實,如果不是台鐵誤點的話,在許多方面,優勢還是存在的。畢竟,許多台鐵站都曾經是一個城市發展的中心。票價除了自強號的站票是跟坐票一樣價錢之外,其他的車種只要站票都有折扣。還可以一邊慢慢地享受便當或是食物,也不用很拘謹地和那麼多人共坐在一排。而且,自強號的椅子比高鐵的椅子好坐。若是特別趕時間,或是地點非常方便的話,高鐵會是一種選擇。只是,我可能還是比較喜歡台鐵。

    話說,台鐵最近新進的一批車種,看起來挺好看的,雖然還沒有機會搭到。但是,像是觀光列車就非常舒服,價錢也只和自強號的價錢一樣,並附有餐車,不提供無座的票。座位少,空間相對較大,左邊是一個個人座,右邊是兩人座位,一列只有三個座位。搭過兩、三次,還沒有機會試試在火車上試吃餐車裡的食物過呢。有機會的話,還真想試試看。

    附帶一提,搭乘高鐵的外國人還蠻多的。不知道是因為覺得很快,還是很感覺先進的關係?如果要我建議的話,在台灣遊玩,最好還是試著搭搭台鐵比較有趣。



    Wednesday, March 26, 2008

    FireFox 2.0.0.13

    Mozilla/5.0 (Windows; U; Windows NT 6.0; en-US; rv:1.8.1.13) Gecko/20080311 Firefox/2.0.0.13

    英文版剛剛更新,不過竟然進不太去英文官網看一下仔細。中文官網似乎還是2.0.0.12版。原以為,下一個進化版會是3版,不知道是做了哪些小修正……?


    觀察看看-部落格觀察


    並不清楚大家掛著的部落格觀察表的內容。不過,放著觀察看看,應該也無妨吧。

    只是根據[BlogLook] 部落格觀察全教學,註冊、登入、新增網誌、認領一氣喝成這裡的說明實作的結果是,在認證的部份,以blogger為平台的人,還是使用加入widget的方式是最快,而且最方便的。

    Sunday, March 23, 2008

    小書單 - 村上朝日堂系列

    村上朝日堂的系列共有三本,關於《村上日堂的反擊》的頭一篇,感觸可說還蠻深的。

    平時的時候,還蠻厭煩社交性的辭令,光是被問到從事的工作就十分頭痛。勉強要說的話,真的只能稱「自由業」,在《村上日堂的反擊》的第一篇正是「自由業的問題點」。不過,那也是村上春樹在80年代所遭遇得到的自由業的困擾,20年後,還是讓我感到深深的困擾著。
    「自由業。」我說,銀行的人臉上表情還是不太明白的樣子。也有人問:「您是木工嗎?」這個嘛,確實自己穿著慢跑褲、塑膠拖鞋、戴著太陽眼鏡到銀行來總是不太妙吧,可也不必一下子就從自由業→木工這樣極端躍的想法吧?何況木工是自由業嗎?

    當我讀出這一段給室友聽時,他直呼:木工什麼時候是自由業啊?努力想一想,或許被認為有工作接,所以才有工作,就被認定為是自由業吧?不過,我也不知道該怎麼去完全定義「自由業」。總之,上次確認信用卡時,也被問到:請問您目前還是自由業嗎?也只能回答「是」。

    因為常常遇到像這樣的麻煩,有時候如果對方認為自己還是學生,那麼我就會說「是的,我是學生」;如果對方認為,您在工作了吧?我也就任對方去猜想,然後隨便應付過去。然而,這也會造成後面可能衍生的問題,例如水電工曾經問我:什麼時候畢業?我也只能笑笑地回答,還有一陣子吧。

    幸好,跟銀行接觸的機會不多,因為收入的部份並不是在我個人的帳戶裡。因為沒有規定非是誰的帳戶不可,所以本來就不是設定在自己的個人帳戶上。這樣一來,信用卡公司並不會調升信用額度,也就是和學生卡是一樣的額度。很多人也問,這樣不是很麻煩嗎?可是平常我也不太用信用卡買什麼東西,有時候身上現金臨時不足的時候,才派上用場的東西而已。倒是出國的話,應該會非常麻煩吧。只是,我也沒有時常出國的機會。要說沒什麼特別的必要,還真的沒什麼特別的必要。

    另外,當然遇到有人領年終獎金的時候,有時候會被看作是沒有工作的人,所以就略過去。這點倒是還好。總之,我確實是沒有年終獎金這種東西的人。

    有時候被視為無業。關於這點,我也無可奈何。真要忙起來,一天的工作時數也是很高,或是必須與人溝通的時候也不是沒有。基本上,還是跟著某個時間點在工作,不過基本的模式建立起來之後,後面的事就顯得比較庶務性的模樣。簡單地說,就是看起來像是無所事事的樣子

    特別是寫部落格之後,好像更多人認為這是無所事事的人才會幹的事。大概因為我住在一個比較平常的環境當中,不管是走到哪裡,都是忙碌的人,我看起來實在太像閒閒沒事做的人。久而久之,好像被認為很神秘,而故意不跟大家打成一片的人。

    不管別人怎麼想,這件事原本就沒有很嚴重。不管從事哪方面的自由業,都有其不自由。可是,還是尊重一下隱私比較好,不是嗎?什麼年收入,或是工作內容,實在沒有必要向旁人一一交待不可。聽起來,又像黑道了?我也沒辦法啊。20年前跟20年後,差異性實在太小了。

    話說回來,曾經有一任室友是美容化妝師,主要的工作是幫結婚的新人化妝,有一次被人問到要名片,感到有點小尷尬,因為根本沒有名片這種東西。要說世俗繁雜,還真是麻煩。

    圖片來源:時報悅讀網

    試用Technorati Tag完成

    找到如何在Blogger加入Technorati Tags這一篇,忍不住先動手試裝了一下FF的外掛。目前成功。非常容易上手。

    不過,因為這篇寫得簡略,所以,一開始可能大家還有點迷迷糊糊的。這裡再分享一下試用的情況。

    1、這裡適用FireFox這個瀏覽器(Browser)。

    2、目前這個外掛的方式仍然可以使用,並沒有因為2006年發文,而產生不適用的情況。

    3、在Technorati註冊帳號。我註冊時就是全英文介面。

    4、依照如何在Blogger加入Technorati Tags裝上外掛(Extension)。小猴子的圖示基本上會出現在你的瀏覽器的右下角,確認一下是enable的情況。

    5、我的FireFox是英文版,所以功能上,都是英文畫面的說明。

    6、在小猴子的臉上按右鍵,選取Manage User Scripts,彈出的視窗裡,在Excluded Pages裡按下Add,加入你在blogger裡貼文的網址。(裡面包括ID的號碼)

    7、基本上,你在編輯(edit)文章時,就會在Post Options的下方出現一個框架,加入文章的Tag,加入的方法和如何在Blogger加入Technorati Tags是一樣的。輸入後,再按下Append Tags,就會直接加入Tag了。

    測試完成。



    假如還是有點小困惑,或是真的不適用的情況出現時,也可以使用線上工具來產生CSS Code,在編輯文章的時候,加上去,也是一個方法。

    可能會有一些人認為圖示比較好看,但是,我還是希望能盡量不要加過多的圖示在頁面上。雖然中華電信的網路租用費決定調降,為了考量到閱覽人的簡易度,頻寬較小的在讀取一些效果或是圖片上相對上產生較多的麻煩和等待。

    至於將來是否為改變?這是一個未知數。在非常認同某些理念的時候,說不定還是會加入一些圖示。目前,對於絕大多數的理念,我仍然抱持著某種程度的懷疑。適度的懷疑性是必要的,沒有懷疑,就沒有思考的空間,那應該稱之為信念,甚至是信仰之類的東西。

    Saturday, March 22, 2008

    26

    沒有死就沒有復活的契機,
    沒有拉到底,就看不見新的出路;
    沒有不通,就是沒有相通的渴望,
    看似傷害,其實是一種另類的祝福。
    Tags:

    Monday, March 17, 2008

    轉載-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

    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部落格貼紙串聯活動正式開跑!
    你貼一張貼紙等同於你的一個推薦!
    貼貼紙還可以免費欣賞《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喔!


    你想放豆導全身脫光解放自己的圖片在自己網站上嗎?
    你超喜歡鈞甯,想要在你的部落格上天天看到她嗎?
    你喜歡我們的豆豆與甯甯娃娃的對話嗎?
    你恨不得想趕快讓你的親朋好友們趕快連到我們的部落格嗎?
    現在就趕快貼上吧!

    我們有四種版本的串聯貼紙可以讓網友們使用,任君挑選!!
    記得貼完貼紙要留下你的連結喔!!
    ->前往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索取串聯小貼紙。


    接下來,是自言自語的部份……也就是米多粒之自言之語。

    吳念真的「多桑」上映時,到台中的日新戲院看了三遍。三遍的感覺都不太一樣。為什麼要看三次?我不太認為電影單純只是消費性的娛樂吧。當然,今非昔比。電影導演真的不要太傷心電影為什麼總是賣不好。已經不是90年代,更不是80年代,學生時代,時薪80左右,省一點,一個禮拜可以看一部電影的日子已經過去了。相信電影的成本也不會便宜到哪裡去。

    電影優惠票的價格愈喊愈高,從過去一張早優票是150元,到現在都200元左右,老闆還來個大促銷,以便可以跟電影院訂購更多便宜的優惠票來賣,賣一點是一點。上回看到一對學生情侶為了看電影買優惠票,老闆大力推銷,這次不買,下次可能就漲30元了。只見男方無奈地望向女方,女方則無意表態。該一次買10張,還是一次先買2張?只見男孩子紅著臉在那裡聽著老闆說得口沫橫飛,他心裡可能在盤算著,這段戀情會不會還沒到10張票用完就結束了?

    現在學生打工的薪水被提昇至95元/小時,可是,一個便當的錢,已經不再是50元就能打發,油錢也不再便宜。就連麵包店的老闆還是會為了半條土司麵包,不好意思地收下漲了5元的價錢。要說比較辛苦,好像也是這樣。

    這幾年,並不是大部份的地區都願意購買國片,就連跑片的情況也沒有人願意做。要看一部電影,有時候還挺艱難。行銷方法或許可以做些改變,部落格行銷只是一種宣傳,要直搗消費者的心,可能要更多的想法來集成吧。

    以我個人而言,還是有在看國片。所以,請加油啊!

    Friday, March 14, 2008

    原創性缺乏的2007 第10屆台北文學獎

    關於這個投票結果,實在無力去讀那上千篇的回應。經過一段時間,看過九把刀的語言與陳漢寧的顛倒,及九把刀的聲明之後,我承認,自己的意念有所轉變。

    首先,我是先讀陳漢寧同學的顛倒,因為字數少,讀起來比較快。而九把刀的語言反而是後來才慢慢讀完。所以,對於文章本身,並沒有因為先讀過九把刀的創作,而有先入為主認為陳漢寧一定是抄襲的問題。就算有,也碰巧降低其可能性。

    讓我們再轉一下方向吧。在我們的著作權法中,在總則中有這麼一條:
    十、改作:指以翻譯、編曲、改寫、拍攝影片或其他方法就原著作另為創作。
    那麼有沒有涉及改寫?這許多人心裡有個譜,有人說是,有人道非。

    然而,我們考慮一件另一件重要的事。就是一個被視為某種指標性的獎項是否需要考慮其原創性的問題?2007 第10屆台北文學獎沒有明確表達或是強調原創性的重要性,或許主辦單位認為理所當然,所以不必刻意強調,也可能是忽略強調「原創性」的重要,不論如何,沒有表達出來!

    以我個人的角度而言,陳漢寧同學在沒有提出更具原創性的作品之前,這篇約四千字的「顛倒」缺乏原創性。舉「村上春樹の網路森林」中,有許多喜歡村上春樹作品的人的投稿作品,甚至在許多網路社群裡也有類似以村上式的語言來寫作小說的作品。為什麼這類作品我們並不會想到是不是有關抄襲呢?因為,只是以村上式的語言寫作,主題與內容是不可能具有極高的相似度。例如,不會有人寫一個故事,剛好是關於擁有雙胞胎女孩的伴同住,一個叫902,一個叫802,因為她們的紅色T-shirt上印著這樣的數字,然後故事中還穿插有人來查電錶,一起吃飯。這種情節沒有發生在這些創作裡,因為這是村上春樹自己寫的一部小說,既有長篇的部份,也有短篇的部份。[註]

    即使我是先讀過「顛倒」這一篇,當我在讀語言的時候,卻產生一種故事核心太過於相似的印象,換言之,正是原創性的問題

    是的,吳淡如「引用」蔡佑吉事件,是因為逐字逐句,除了極少數的標點符號之外,幾乎沒改。無改作之虞,明顯是抄襲,即便吳淡如聲稱為真,假設她真的不知道抄的文章是從何而來,然而,抄就是抄了,無話可說。

    那麼,陳漢寧同學的「顛倒」卻是一種原創性的缺乏!目前,我並沒有找到其他關於陳漢寧同學的創作發表,但是,「顛倒」是陳漢寧同學的得獎之作,若不是陳同學認為此篇作品可以試著參賽,應該也不會有人拿自己覺得最差的一篇作品去投稿。得獎了,卻很難恭喜。或許,陳漢寧同學平常文筆還不錯,然而,2007 第10屆台北文學獎不重視參賽文章的原創性,這是令人失望的。

    這麼多文人表態,他們認為「網路文學」稱不上什麼文學,甚至無法解讀何謂「網路文學」,可是,科技所帶來的文化衝擊並不是因為這些文人學士們跟不上,就不會繼續發展下去的。這和當年許多人認為村上春樹曾經造成一股風潮,卻總是提「這稱得上文學嗎?」的意思是差不多的。早在這股風潮出現之前,已經有讀者群在交流,並不是看到銷售數字才算紅或不紅?是不是造成風潮?只是多寡的問題而已。

    大家可以試試看,用筆寫一篇文章,有極大的可能和你在電腦螢幕前面打字是兩回事。你可能在寫同一個主題,卻有不同的筆法及修辭。

    另外,4千字,從以前的經驗來看,怎麼都稱不上一篇長篇。大專院校的各種文學性刊物來說,以我看過的幾個學校來說,都約是15,000字才稱得上長篇小說。這在2007 第10屆台北文學獎的成人組與青春組說明裡也有提到,是由於組別不同,才將「小說」訂為4,000字即可,年紀的限定是12~18歲。等同於,假設有一個12歲的小妹妹,她寫了「顛倒」一樣會得獎。陳漢寧同學,並不是刻意攻擊你,你的對手超過一半都可能比你年紀小很多。

    在我們1970年代出生這一輩的人,絕大多數都經歷過,常常必須磨練能在聯考作文這一項不確定的項目裡,儘量拿到高分的訓練。也許內容很官腔,很無聊,歌功頌德,無聊得要死,我們才不管,重點是誰拿到這個不確定的高分,就有可能提高分數。三天兩頭要寫一、二千字,也沒有什麼好奇怪的。對手可是十幾萬人!

    九把刀的「語言」凸顯出陳漢寧的文章明顯失去原創性的核心概念。「核心概念」這種東西是無法在創作上相同的。或許,有許多人有過一種經驗是,想到一個點子,但是你卻看到別人做出來了!這沒什麼好失望的,因為他不但想出來,而且動作快太多。即便是類似的點子,你也只能承認這個事實。

    事實上,我擁有的和讀過的九把刀的作品,可能都比陳漢寧同學少,也比許多人要少。目前正在讀的是他的論文,斷斷續續地讀。也只是當初為了送一個要好朋友禮物,所以才去參加九把刀的簽書會。常常,在網路上,總是看到九把刀好像很跩的樣子,不過,現場跟這個人面對面時,可以完全體會到這個人絕對不是一個假人!我從早上去排到下午5、6點才簽到書,我不太介意前面的人要求合照,也不太介意有人拿了十幾本一次讓他簽到手可能會斷,因為,每個人都是相互體諒得多。我相信,什麼樣的作者,有什麼樣的讀者群。

    輪到我的時候,我完全不認識對面這個很有名的人,他也不知道跟我說什麼,只說:等很久喔?我也不知道搭什麼話,只說:沒有。請他指名簽給某個人的名字,他也特別以我指定的名字,簽了一個對我朋友而言很有記念意義簽名。

    他不是神,他會有自己的線,這個線,不是只有陳漢寧的文章產生問題,還包括2007 第10屆台北文學獎對於創作原創性的不重視,這些對於一個寫作的人是一種傷害!相信陳漢寧也不能否認。將來,如果有機會,陳漢寧也成為一個作家,發生像這樣的事件,你真的不會生氣嗎?如果你不生氣,只能說明你沒有志節。

    網路小說的作家並不是一群完全沒有志節的人,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尊嚴,每個人也有他自己設定的底線。九把刀的底線說穿了,指的是原創性2007 第10屆台北文學獎不尊重這個底線,中文小說的世界,並不會因為網路而取代文本,所以產不出好作品。然而,沒有原創性的文章,我很難說,它是有價值的!

    最後,害陳漢寧一直被拿出來炒熱的人,不見得是九把刀,否則他何必選擇自己出面來了解,交給出版社來處理,就可以了。那才叫財大勢大。你外婆那幾句話就有用嗎?愛之深,可以理解。做法上,有待商榷。

    [註]:春上村樹的小說裡,關於雙胞胎女朋友的寫法是,一位叫208,一位叫209,兩個人穿著藍色T-shirt。其中一個橋段是,一早來了檢查配電盤的人,雙胞胎邀請這位先生一起用餐。沒記錯的話,應該是在「1973年的彈珠玩具」。

    延伸閱讀:
  • 案例:新書涉抄襲 吳淡如認了並道歉

  • 案例:九把刀抄襲事件
  • Monday, March 10, 2008

    原來真的是爆炸.....


    資料來源:中央氣象局

    竹東離我有一段距離,也就是靠近竹科園區這一帶。2008年3月7日凌晨,上下震動,附帶一聲巨響,連我那神經大條的室友都從浴室大叫:怎麼回事?!

    他急急地從浴室衝出來,問我,是不是地震?我說,是不是爆炸?他似乎嚇過頭了,頓時覺得房子在晃。我也嚇了一跳,後來覺得地震會「砰」地一聲巨響嗎?怎麼都覺得像是什麼東西爆了。

    他跑去前面陽台看附近有沒有發生什麼事?我打開後面的窗戶,看看緊鄰的幾棟房子。沒煙,沒火,只有一個接一個窗戶亮起燈,打開窗,大家紛紛往外探,都不知道發生什麼事。雖然我參與過震撼教育,我也在半夜見識過部隊移防,偏偏我就是沒見過這種事。

    中央氣象局查到這樣的一張圖,和說明震度的訊息。可是,怎麼看怎麼怪。地震深度是1公里,如果是地震,是屬於非常淺層的地震。一般的地震形態是,或許可能有上下震盪,挾帶著左右搖晃,並且如果有3級的震度,那會延伸到其他地區產生2級到1級的無感地震。可是,似乎沒有這方面的資訊,只有一張,震央在新竹,震度3級的說法。

    室友和我最怕的,其實是這一震,是不是附近的瓦斯氣爆之類的事。因為這附近的房子愈蓋愈多,也愈是緊密,甚至沒有設計良好的防火巷。例如,我住的地方,熱水器設在戶外,而後面則是緊鄰著另一棟稍低一點的樓,在旁邊另外有一棟和我們一樣高的樓,他們的分離式冷氣風扇是和我們極為相近的。說得明白一點,鄰居在房間裡大聲唱歌的聲音,這裡可是聽得一清二楚。許多管線外露,即使不是外露,也有老舊的問題。

    一邊討論著,如果是爆炸的話,以我們沒看到,但是聽到的聲響來猜測,應該是個規模很大的爆炸。我的室友一邊擔心著公司裡面的事,只要有任何地震,都可能影響24小時不能停頓的生產線,只要停個10分鐘,整個損失跟後續處理,就夠他煩的了。

    我們仔細聽著有沒有消防隊出動的聲音,一邊受不了疲倦而睡著了。

    為什麼事隔兩天才公佈是一個中央大學地質系的實驗呢?躹個躬,說聲「對不起」,好像就沒事了。停水也有停水公告,停電也有停電公告,這種事,不用事先報備的嗎?根據新聞,找到中央大學地球科學系暨地球物理研究所的副教授指出,並不知道要通知消防單位。在這裡,有一個小小問題:任何爆裂,有沒有可能造成不在人類有限使用腦部的情況下,而產生未考量進去的許多消防問題?希望接手這個研究的教師們,仔細思考一下這個問題。並不是半夜引爆,來做實驗,以肉眼看不到人,所以不會直接炸到人為唯一指導原則吧?再換一個角度來看,你們經過多久的時間來確認,在引爆的當時,不可能有人在場?或是有多少把握不會引起災害?

    另一個很奇妙的問題是,這個研究並不是由中央大學應用地質研究所來申請研究。然而,我們會在中央大學應用地質研究所的說明裡找到這段話:
    何謂應用地質

    應用地質領域致力於發展並應用相關科技以解決地球環境問題,如土壤與地下水污染;地震、山崩與土石流;地熱、溫泉、地下水與化石燃料等資源開發以及環境保育等。應用地質學是以工程地質學、野外地質學、工程地球物理、地表與地下水文學、地球化學以及地形學等相關專業知識為骨架的一門學科。

    而在地球科學系暨地球物理研究所裡,則有類似的研究項目。有興趣的朋友點選進教學目標中可以看到長長的說明文。當然,這個系所的留言版是故障的。公告的部份,也沒有在哪一頁找到說明或致歉,我們該說什麼呢?

    科學本身並沒有錯,許多的問題是在於「人」。當然,我不認為國科會沒有責任,並不是提出一個研究計劃,然後申請到經費之後,後續的研究情況就不需要持續追踨。這中間,是不是該有一個比較適切的合作方式,才能避免將來產生相關的公共安全問題,確實是需要被考慮進去的。

    延伸閱讀:
  • 震古鑠今電子報

  • 國立中央大學-「發展國際一流大學及頂尖研究中心計畫」

  • Person的網路日誌-台灣地球科學界的大計劃 - TAIGER計畫 (TAiwan Integrated GEodynamics Research)
  • Sunday, February 24, 2008

    丟掉20萬字,也是一種勇氣!

    目前,我還沒有特別的立場。

    我見過九把刀,前年為了朋友,參加在汀州店的擠到爆簽書會,看過他的一些小說,不是每篇,也不是每本都看。因為我比較喜歡讀實體書,雖然,有些文章是在像是拼了我快瞎的眼睛在網路上看完的。印象?嗯,蠻帥的。我也不會覺得他有特別大的架子。

    沒有立場是說,我還沒看完這兩部小說。這樣沒立場,也很正常。再說我偏頗,請引到各位的部落格再說吧。唯一能說的是,我會找時間讀一下這兩篇文章。

    暫時,這裡我想提另一件關於我自己的事。

    其實最近很忙。從去年年底就很忙,我一直在趕稿。我不是靠寫稿賺錢,但是去年我開始動手寫第一個故事。整個架構大約寫出來,是7萬字。對,你沒看錯,這不包含角色的設定,背景的描寫,光是故事架構寫了7萬多字。對於結局的方式,我個人還蠻喜歡的,所以決定正式進入「寫」的過程。

    寫到18萬字左右,我覺得應該丟掉,重寫!

    換句話說,前前後後我丟了25萬字左右。我的坐位上,都凹了一個陷,我還是決定重寫。很簡單,我的思路不斷向前奔跑的時候,回頭再看,發覺,不是我要的。就在兩個小時之前,才有人知道我在寫。寫什麼?不知道。我也沒想說。暫時我也認為沒有必要說。

    這跟屌不屌沒關係。我自己看了都覺得想重寫,就重寫,管它先前我一天是寫三、五千字,這樣一路打下來,空著的時間還上來寫一下部落格,讓人知道:喔,這傢伙還活著。

    想提另一個小故事,真實的,中學時代發生過血淋淋、活生生的故事。小時候有很多莫名其妙的比賽,演講、書法、作文、繪畫……。各式各樣。書法輪不到我,繪畫輪不到我,反正都有人頂著,但是壁報比賽還是參加過,竟然也莫名其妙地得了第三名。這也就算了。

    演講比賽,被指定參加。老師不會問你要不要參加,他認為你能贏,就該參加。當時,我實在很討厭不知道那是在演還是在講的比賽,而且那種總是要講一些我怎麼都無法認同的文稿,怎麼樣我都覺得有點頭大。所以,後來我跑去跟老師說:如果我不小心生病了,那是不是就沒人參加了?這樣我們班是不是就損失了一次獲得榮譽的機會?

    你可以想見,老師看著我,帶著極度懷疑的眼光,等著我要說什麼。我建議老師,再加一名後補同學。這樣就萬無一失了!老師同意了。

    有沒有背講稿?當然有。另一個同學也要跟著背。我家才沒半個人知道我被選為參加比賽的人。所以,比賽當天,我很順利地「生病」了。我的同學,贏了第二名。全班都很高興,我也很高興。後來,我就再也被沒被指名過要去參加演溝比賽。因為有了一個第二名,他就有可能會拿第一名,慢慢培養他就好了。我還是過我自己平凡的小孩子的日子。

    可是有一個比賽我一直推不掉,就是作文比賽。光是「交通安全」作文比賽,就參加了三次。並不是我多麼會寫這種文章,雖然,中學時代,老師常常把我的作文分數給得蠻高。可是,我一點也不想參加。結果,就有一個老師,當著大家的面,聊起他當年參加作文比賽拿獎的過程及寫法。

    一進作文場地,我二話不說,直接照寫,當然還亂加了一些有的沒的東西。時間一到,馬上交卷離開教室去玩。但是好笑的是,還有另外7、8個跟我一樣聽過同樣故事的人,也都寫了一樣的東西。我不知道閱卷老師的臉色是怎麼樣?我只是被國文老師叫去辦公室,問我:你不是平常寫得好好的嗎?怎麼交卷得很草率?我很老實地跟寵愛我的老師說:老師,我真的不喜歡寫那種東西,不喜歡,我就寫不來。

    國文老師沒罵我,他只是覺得我浪費了一次機會。

    第一名的人呢?喔,只記得是個女孩子,在升旗的時候,為全校朗讀她得獎的「交通安全」作文比賽文章。

    平時升旗時,光是校長說話,各處室報告就已經搞得人很累。

    早上要小考,上課要小考,偶爾來個臨時考,還有大考,國三還有模擬考,各科都要來考一下,誰也沒力氣去聽那篇作文。記得同學轉過頭來問我:你的作文咧?
    我說:沒寫好。
    他繼續說:還好你沒寫好,不然我看到你站在升旗台上給我講半個小時,我就用橡皮筋把你打下來。
    我認同地點點頭。因為我也累了。

    當時,我並沒有告訴同學,其實有近10個人的作文開頭根本幾乎是一模一樣的,這種文章會得獎,那就是團體獎了吧!

    可是後來我還是被點名去參加了幾次作文比賽,沒有一次拿到名次的。對,我亂寫。後來對於文學性社團也沒什麼興趣,所以加入了報導性社團。可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有一次,我把校刊照例看了一下長得根本就像是瓊瑤筆下女主角的學姐的高深文章讀完之後,就丟在一邊了。等到有客人來,突然問我:你上次有篇文章刊在校刊捏!(這種客人通常都是同學的媽媽)

    急急忙忙再去把校刊翻出來,一看,這不是我上課時寫的作文嗎?拿去問老師,老師說是他沒問過我拿去參加徵文比賽。我又在辦公室裡跟老師喝茶,他一直搞不懂,明明寫得出來,就是不肯參加比賽,一參加比賽就亂寫。我隱約記得自己的回應是:作文課寫的是自己想寫的東西,分數高低又不歸我管,你喜歡,就喜歡,不喜歡,我也沒辦法。只是剛好,大部份你都還覺得可以而已。「交通安全作文比賽」的意義我一點也不懂,又不是我寫了,大家都會乖乖遵守。事務性的作法,跟自己樂在其中的作法,總會有差異吧。

    老師有沒有放過我?沒有。一樣沒有。反正我就是老是在參加這種比賽,然後,不會有人看到我得獎。公假,倒是有放到一些些。針對這部份,我還算樂意去參加比賽。

    回到25萬字的部份,一定是有哪些部份連我自己都覺得不行。這個不行,是我給自己訂下來的準則,和其他人毫無關係。這2、3個月來,我會不會覺得自己浪費時間?不會。如果我就是得在第一次專注的時候琢磨這麼久,那就是這麼久吧。我又不是天才。

    回到九把刀和陳同學之間的事件。

    我倒是認為,該把年齡的問題比較放輕一點。嘿,我們幼稚園時就學過很多基本的東西了。

    如果自我創作的憤青反應是不是有可能是:這是什麼爛問題!當然是我自己寫的,我是抄你哪一本?

    而不是:
      ──我知道我沒有抄,所以不是抄?
      ──但是對方如果覺得沒有,那應該說「這是另一篇不同的文章」之類的吧?
      ──啊咧……對方到底是怎樣想的?

    作以上的懷疑論調。你在懷疑自己什麼啊?

    另外,這不過是個四千字左右的……我看起來是短篇啦。我,不是九把刀說的,是我說的。四千字要出一本書的話,應該……很小一本。同學,要強,就要拿出自己最強的作品,讓人家看到你年紀輕輕,身上只有一把刀,強到爆的氣勢來。

    還有的是,中間有多少人在傳話?誰知道誰中間傳錯話了?還是語意傳錯了?還是哪裡有問題,是雙方都不知道,才讓媒體搞得讓你不能上課?

    我也認識常常寫作的時候,總是會有一些其他作家影子的人。有沒有得獎?有,還都得過獎。不過,沒得獎次數也多到數不清。

    勇敢地承認你是天才,不是抄,沒有模仿!不要讓別人說,你只是把蘋果改成橘子,就變成是你的。這樣也是一種「勇敢」。

    當然,你也可以想一想,是不是真的正在學習寫作當中?這個過程當中,有沒有可能以某一些你喜歡的文體作為模仿的對象?真的,說不清有多少大作家,比九把刀還大的,都承認過,在寫作的過程中,有過一段很長的尋覓過程。想過之後,你確實覺得多少有那麼一點正在學習的過程,這種承認,也是一種「勇敢」。

    另外,請想想,九把刀真的有要告你嗎?要告的話,那些出版社早就提告了,還用得著九把刀把一堆時間放在寫你身上嗎?他還需要去你的學校,那也是你的地盤,想跟你談一談嗎?他有說,身邊不准有人在場嗎?評審季季也說,最好的方式是訴諸法律來求公評。

    別人的投票公評,你也可以當屁。假設你是前者,天生的天才!你不只有一篇作品,如果有人認為你的水準已經影響了九把刀,你不覺得自己很強嗎?把自己的作品再拿出來,不是一篇、兩篇,是你累積下來的水準的作品。讓大家知道,台灣除了有九把刀,還有一個鬼才!

    你也可以想想,如果不巧是後者,在你小小的心靈裡面,是什麼才讓你放不下?

    說真的,我當初也沒跟我媽講說,有差不多10個人左右跟我作文比賽的開頭寫的幾乎一模一樣。我連去參加比賽都不想說。我會說我抄同學的嗎?不會。但我會說,我是抄老師的!

    我也覺得我很勇敢!
    先前竟然寫了25萬字的廢話……。當然不能算全廢啦。就是,大部份還是會被捨棄,小部份喜歡的繼續寫下去。為什麼?我好像不需要交待為什麼要寫。


    延伸閱讀:
  • 參見‧九把刀

  • 陳漢寧於《台灣論壇》
  • Wednesday, February 20, 2008

    真實性...

    我的室友最近像是迷戀上新聞似的,打開電視時,總是忍不住會轉到新聞台。當然,我不是很清楚他想看什麼重大消息?新聞的催眠作用也相當驚人,他常常看著看著就睡著了。這種時候,我就會開始想,我是不是提早住在養老院裡?

    如果真的要我選擇的話,購物頻道會是我能忍受的最低限度。特別是,他們每次誇大某些令你笑到噴飯的效果,然後隔沒幾天,你會發現你的鄰居已經購買,並使用那多功能的曬衣架,然後,不到10次之後,你再也不會看到那個多功能曬衣架的情況。

    有時候,我會想起10多年前在學校採訪的經驗。當時我們的校刊有兩種,一種是文學性的,另一種是報導性的。我則是參加報導性的那一個校刊社團。和所有其他社團不同的是,包括文學性校刊的社長都有一個學生社長,我們是由老師組成行政單位,下面的學生會被派去做不同的採訪。

    採訪的主題不外乎是學校單位所舉辦的各種活動,還有各處室的單元性採訪。學生不需要負責版面編排的工作,我們所要做的只是寫一篇看起來不錯的報導,有大主題,也有小新聞,然後呈交給上面的老師,審過之後,如果被採用的話,一個字可以拿到4毛錢左右。不到100字的部份,以100字計算稿費。修稿的部份,當然也是由這些中文系所出身的老師們負責,說來,他們還蠻辛苦的。

    如果由教職員自己寫成的稿字,則是一字三毛錢來計算。他們多半很會寫那種「拯救大陸同胞」的文章,即使當時已經解嚴。總之,歌功頌德之類,你怎麼看怎麼想吐的文章,他們都十分高明。

    幸好,我們當時主持社團的老師給我們很大的空間。這裡所謂的「空間」是指,對,我們是校園裡的扒糞夫,但是,我們有小部份權利可以提出來自己想採訪的對象及目的,和老師討論之後,決定進行採訪或者是放棄。雖然有另外一個校園記者是我的同班同學,但是我們完全不熟,他只負責去拍一些主任、老師的照片,或是運動會的頒獎照片。要說他是攝影組的,或許也可以,雖然我們並沒有這樣的編制。不過,就他個人的說法是,我就算寫到頭爆掉,只要有被刊登出來的照片,一張就可以拿到100元,我一個字4毛錢,要寫到什麼時候?

    不論如何,其實,用到照片的時候很少。以我自己採訪的例子而言,有些極需要照片的部份,受訪的單位都會提供照片,比較不傾向於由我們來拍攝。

    其他人我也不清楚是怎麼運作自己的採訪模式,至少,我認為當時自己算是蠻幸運的一個。多半的採訪提議都沒有被砍掉,甚至有機會近距離去採訪校長。當然,有一部份理由是,我是少數還穿著學校發放的制服的同學,大部份的同學都穿著訂制的校服。這是當時的風氣。另一方面是,經歷過一年左右的採訪之後,可能比較獲得老師的認同也說不定,知道我不會亂寫。總之,我無法否認,這當中其實是有取捨的。

    但是,如果要問我有沒有被退稿的經驗?答案是:有。一次!

    記得當時,是學校30周年校慶大年,加上我不知道是幸還是不幸,剛好當選了某個社團的社長。學校的編制裡有一個叫作「課外活動指導組」的單位,幾乎是由體育老師所組成的單位,除了組長本身並不是體育老師之外。這個單位掌管學校的場地租借、活動舉辦、還有各社團常常必須用到的用具,像是大聲公或是麥克風這種東西。申請的流程非常冗長,而且時常出錯,不只是為紙本的作業還涉及社團的偏好性問題。

    雖然,學長交接給我的時候,有提醒我,所有的東西都要在活動一個月之前申請,而且我必須忍受常常借不到的窘境。不過,我從來沒有一次申請到大聲公,一次也沒有。連個打籃球的場地也借不到,我必須聯合其他社團,才能以人數眾多為由,搶到籃球場。而且,不可能跟30周年校慶活動的檔期衝突。而身為社長的我,從來沒有收過任何由這個單位發出的活動時間表。換言之,我借不到就是借不到。借到之後,我還得跟所有的社員說明,為什麼我們必須和其他社團合辦一個原本應該屬於自己社團的活動。

    這個採訪的提議我向社團的老師坦誠聊過,基於我自己所屬社團的原因,加上其他社團社長也對我提過類似的問題,另外,30周年校慶,或許,我們可以做一個關於社團活動的相關採訪。老師沒有反對,這個採訪由我個人單獨進行。

    一般而言,不論採訪什麼單位,都必須做許多功課。因為我們和課外活動指導組也算是關係密切,我自己也常常必須出入那個單位,我很明白這個單位對於社團申請許多項目的流程,所以我的題目準備得並不多,我不需要逐字逐句地寫下來,讓社團老師審過之後再進行採訪,老師和我都在大方向上達成共識。

    很不幸地是,採訪的過程卻是最不順利的一次。

    一般,我們會先和受訪單位的相關人員約定時間,只要他們願意,我們甚至都願意在全校都放學之後,夜間部上課之前,利用這段時間採訪。而採訪的時間,多半也會在約定的時間內結束,甚少有超過預計時間的情況。我們同時必須告知,這段採訪被刊登出來前,會先送到他們手上看需不需要再作修改?通知受訪單位,我們將在什麼時候刊登?

    那一次採訪,不但受訪人遲到超過半個小時,另外,還有不斷的電話打斷採訪。這不打緊,因為採訪的目的在於有沒有切入到核心問題,而不是在於那些寒喧或是狗屁倒灶的瞎聊。我得到的消息有兩個重點:

    1.他們並沒有為可以出惜給社團的物品列出清單。
    2.他們並不知道學校裡有多少社團。
    3.30周年校慶活動的流程,他們還在規劃中……

    這兩件事在我追問之下,他們只解釋,因為這些東西常常有變化。例如,物品的毀損這是很難估量的,但是沒有說明在會計部那裡,他們如何申報這些根本不在清單內的東西?電腦教室的每一部電腦都有標籤,連上個體育課,都要點清楚你借了多少球,他們卻完全沒有物品清單!這真是嚇死我了!

    另外,如果一個負責管理學校社團,甚至新社團能否成立都必須經過課外活動指導組的同意,他們卻不知道學校有多少社團?這絕對會是個大問題。這也就是為什麼,當我詢問到關於無線對講機的部份時,對方拿出3~4個對講機,卻無法告訴我哪一個是壞的?也不知道原來這根本不足以使社團足夠輪流使用這些物品。他們從來不知道需要另外再申請更多的資源。

    更不用說,30周年校慶活動一個接一個舉辦,意義在哪裡暫且不論,其實說穿了,沒有規劃性,就只是走一步算一步。

    很快地,我隔天交出一篇訪問稿,說明這些問題的嚴重性。然後,我就被叫去「溝通」了。

    很感謝當時老師告訴我的是:你不能寫得這麼露骨,這樣會有問題的!老師和我為了這篇報導「溝通」了很久。我的立場是,撇除我是社團負責人的立場,我也應該把這個事實說明出來,把重點寫出來,否則這樣的採訪,完全沒有意義,我一點也不想領這稿費。

    社團老師更聰明,他試著說服我的方法是,如果我可以問出這些事,那我一定有辦法可以轉個彎,改變一下寫稿的方式,讓這件事看起來很漂亮,但又可以點出其中的問題所在。他告訴我,我應該相信閱聽人的能力。

    後來我改寫成一篇曲曲折折的報導,說明課外活動指導組非常辛苦,也試圖在當中點出各個單位或許該「體諒」他們對於許多事情在同學沒有明確反應下,無法知道社團部份的問題,而各個社團應該採取理性而平和的態度去溝通相關事宜。對,我得連我自己都想吐。

    但是,最後刊登出來的,不是我後來修改過的稿子。而是老師又另外修改成更為「溫和」的稿子。我完全不知道自己該如何去領取那份稿費?我又被叫去「溝通」了一次。老師仍然認為我該領取那部份的稿費,因為我採訪到重點的事件。但是,很遺憾的,我們也是社團的一部份,更糟的是,我們也是學校編制中的一部份,雖然單位很小。我們和其他單位需要保持至少是表面性良好的互動,這樣比較不會造成日後的麻煩。總之,他向我明確解釋關於權力的問題。

    這件事在十多年後的現在,我仍然感到有些遺憾。不過,我很幸運地,遇到一個相信我的社團老師,他沒把我當白痴,只是我們有時候不得不向權力機制低頭。後續我仍然被派去做一些算是重要的採訪工作,我也成了這個體制的一部份。我不太需要特別把採訪問題先讓老師預先看過,也不太需要特別去修正我的稿子。

    只是,他沒有要我把心中那把尺丟掉。唯一的標準是,我們永遠無法中立地採訪,因為我們是人,只要是人就有缺陷。然而,我們至少可以盡量把那些不中立、不確定的部份以其他方式表明那是屬於採訪者個人的立場,而非受訪者。甚至,把那部份全部抽掉。

    精神在於寫出我們的採訪,不是要扇動群眾,不是寫一些我們不確定的東西,我們只寫出採訪過程中出現的部份。不要去臆測,不要以正義為名,不要以為自己在為世界發聲。我們不過是一群小小的記者,活在一個權力的體制下。

    當我的室友在看著新聞台時,有時難免會讓我想起這一段往事……

    Thursday, February 14, 2008

    Teamwork

    Teamwork is the concept of people working together cooperatively, as in a sports team.
    -取文自維基百科

    很有趣的一件事是,維基百科"Teamwork"這個字的釋譯上,並沒有中文的說明。這不知道是不是一種諷刺?!

    目前許多公司裡,都非常強調"Teamwork",不過,現實中沒見過,也沒聽說過真正的在"Teamwork"存在。

    真正經歷過在"Teamwork"的經驗,是在我曾經參加球隊的時候。現在回想起來,那才是真正不折不扣的"Teamwork"

    當一群人,為的是一個可能達得到,也可能達不到的目標。但是那個目標非常明確,就是「贏」。為了這個目標,每天每天,一大早、下課後,教練全程陪著所有的正式與後補球員一起練習,相互指導。有人如果哪方面的技巧不足,不一定需要教練親自出馬指導,大家不會羞於請教有能力的人,對於前輩的尊敬,對後輩的尊重都是非常積極的。

    也因為有這樣的一個明確的目標,連生活的方式也會跟著這樣的目標而調整。會相互提醒該保護自己的安全,不要輕易做一些冒險的動作,導致受傷導致下一場無法出賽。不論什麼位置,都是非常重要的人,沒有人是比較重要,也沒有人是比較不重要。球場上,一個人都不能少!

    願意每天曬著烈陽,在冬天頂著寒風,不怕自己衣服髒,不怕自己變醜,而是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強。比較跟不上的人,也會努力練習,使自己的能力跟得上整個團體。已經比較進步的人,也不會因為有些人的進度比較慢而怪罪對方,而是鼓勵對方加油。

    有正式的球員,也有後補的球員。正式的球員有可能被換下來,後補的球員也有上場的機會。在友誼練習賽中,每個人都有出場的機會。藉由一次又一次的機會來調整模式,更接近目標。

    在達到目標之前,會有許多次的失敗經驗累積,可能是在正式比賽,也可能是在友誼賽當中。每一年的大比賽當中,只有一個冠軍,所以,沒有得到冠軍並不是什麼可恥的事。甚至在這些比賽當中,可以跟對手交流,參考其他人的訓練方式,和運作模式,甚至對於對手的實力有近距離觀察的機會,進而可以修正或是檢視目前團隊裡的模式是否需要改進。

    我們從來沒有得過大專盃的冠軍,曾經非常接近,沒有,還是沒有。但也沒有人認為自己是失敗的,是無用的。只要其中有一個人產生類似的想法,就會有人出面提醒這樣的想法是不對的。因為,一個團隊中,不管少了誰,就無法組成隊伍,更不可能參加比賽。不夠強,就使自己更強吧!

    "as in a sports team"...

    商業中,不會給你失敗的機會。一個失敗,失去的金額,並不是那微薄的薪水可以彌補的數字。但是,許多人仍然認為自己的工作內容常常是很失敗的決策下的無謂行為。上層交辦的事,你就只能照辦。有多少開會的場合,不是選擇不說話,就是說一些場面話,免得會議記錄的人沒得記錄。更不能讓主管一個人唱獨角戲。最糟的是,有多少主管並不會接受你說出真正的想法。

    一般公司裡所謂的「團隊」,往往比互助會還不如。他們可能是你的競爭對手,你們可能需要比誰今年的考績比較好,能夠升個薪水或是階級。也可能是你工作上的絆腳石,永遠搞不清楚「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常常把自己的問題丟來丟去。就像後衛不反應,卻說中鋒不盡力。教練不看你練球,只看你寫的報告,來評斷你是不是一個盡力的球員。與其說是「團隊」,實質上,不過就是在同一家公司。

    管理學其中有一項很重要,曾經不斷被提出來的是,管理並不是放任不管,只是在房間裡畫大餅。用人最怕用到的不是笨的人,而是一個不老實的人。

    微軟是一個多麼大的公司,有400人為Bill Gates過濾每天的郵件。最近的併購YAHOO的消息,若是成真又如何?目前還是有許多人不喜歡用google talk,而事實上,google talk早就因為軟體本身輕巧,可以在手機上執行。只需要2、3個按鍵,就能從手機上收到e-mail。

    簡單,有時候,並不是想像中那麼簡單。

    而連敵人都搞不清楚是誰的時候,能說它沒有危機嗎?

    這裡另外附帶一提的是,微軟在「反托拉斯法」這個案件裡能勝訴,實在令人氣餒。自從買了新的筆記型電腦之後,我總是想,幹嘛不再簽定一條「電腦業界馬關條約」算了?

    因為配合微軟,所製造出來的機型,絕大多數的新機種只適用vista系統,甚至一旦將系統降為XP,則硬體所附屬的一些功能都會失效。更不用說,想使用像是linux的系統。像這樣強制性地迫使購買者必須使用vista系統,硬體業者也應該為此感到羞愧。

    是的,我仍有選擇權,選擇棄權,或是繼續使用這個軟體拖慢硬體,造成處理速度未能進步,使用者沒有更為方便,許多軟體仍不相容,還勉強自己使用。

    Wednesday, February 13, 2008

    NBC影集-MY NAME IS EARL

    如果你看《PAY IT FORWARD》你會先想到誰?呃,我會先想到Jon Bon Jovi。很奇怪?有一點。大概我還蠻喜歡他沒事偶爾會出現在電影裡,讓人想到「尋找威利」。Where is Bon Jovi?撇開這個小小的個人問題不談,你應該會想到關於那個小男孩-Trevor McKinney提出來的作業:你只要幫助三個人,而你唯一要他們的回報是,希望他們再去幫另外三個人,然後,很快地,這個世界就會變好。

    雖然,不能說這電影很爛,其實它還是帶給人們一些小小的希望,你或許也曾經幫助一些人,也曾經受過一些人的幫助,只是你可能從來不曾想過。你和我,或多或少都曾經和這個世界透過各種連結,相互幫助過。


    圖片來源:wiki

    MY NAME IS EARL是一部美國影集,假期裡,我看影集,除了公視的某些節目之外,幾乎都耗在這影集、少數日劇和還沒看完的書上面。老天,我像是住在只差沒結霜的冰箱裡,我只想每天躲在被子裡,我想清理一下腦袋。我不見得比遊民幸福,但至少,這種天氣裡我還有地方可以窩。

    美國影集我看的真的不多,不是很有興趣,我也不會說這部影集我有多麼投入,因為整個假期我才看了一季。24集!不過,我還有其他想做的事,例如我還有三本以上的書還沒看,我還想看電影,我還想看一下日劇,和公視的「人生劇展」、「我在墾丁天氣晴」,另外,我是得一天睡4~5個小時。

    回到影集上。是的,它讓我想到《PAY IT FORWARD》(讓愛傳出去),不過,這是講述一個無惡不作的人,突然有一天,因為電視裡的一句話,他相信「Karma」。附帶一提,中文維基裡,將這個字譯成「」。我無法確定它能不能這樣翻譯?

    裡面的主角當然是Earl這個無惡不作的混蛋,從小會欺負其他人,長大還是在傷害其他人。直到有一天,他刮中一張彩卷,然後他被車撞傷,躺在醫院裡,妻子帶著另一個男人拿著離婚協議書到醫院讓他簽名,直到他最後和弟弟在汽車旅館裡看電視,然後,電視裡成功的人說著,他的成功是因為「Karma」!

    這一個字,讓他開始列出超過200條的清單,還陸續增加中,他想,或許這一切造成他和弟弟只能睡在汽車旅館裡的原因都是因為「Karma」。他準備去修正原本所犯下的錯誤,所展開的一連串十分混亂的修補行動。

    其中當然會遇到許多挫折及問題,這是很有趣的。想想,如果有人曾經傷害你,然後拿著長長的單子,告訴你:對不起,你在我的傷害名單上,你認為我該怎麼彌補這個過錯?Earl常常必須花很長的時間去解釋他的清單,和他相信「Karma」這件事。

    你也可以想想看,如果你是被害人,你會怎麼回答?或者,你也可以試著列出一張清單,回頭看一下那清單是長什麼樣子?

    這和《PAY IT FORWARD》不一樣。我們不是要主動去幫三個人,而是從修正自己的錯誤開始。一開始,Earl只能修正一些比較容易的部份,有些實在非常折磨人,也很難,時間上也會拖很長。一個可能在三秒鐘之內犯下的錯誤,Earl可能需要一個禮拜的時間去修正回他和對方都認為可以從清單上刪除的程度。這讓Earl和跟著他的弟弟Randy吃了不少苦頭。過程中,Earl也慢慢得到「真正的朋友」,得到朋友的幫助,慢慢地,力量愈來愈大,但是苦頭倒是沒有變少。清單上的項目實在太多,而且非常難。

    像是,Earl一直很難去修補他和父母親之間的問題。Earl一直到30多歲才第一次真正和父親談話,才知道,原本父親想把他的名字取得跟自己一樣,叫"Carl",但是由於字寫得太潦草,所以變成了"Earl"。更別提後面有一條是,他和朋友的媽媽曾經發生親密關係!有興趣的人可以考慮看一看這個影集。

    或許,這個影集讓我想到的是非常多很難懂的部份,因為現實是很艱難的。舉例而言,要和對方承認自己所犯下的錯誤,及面對當事人可能的反應,就需要極大的勇氣。Earl並不是哭個幾滴眼淚,然後獲取對方的原諒就算了,而是他慢慢地開始發現,或許他曾經犯下的錯誤當中,有什麼是更深層的意義存在於其中,他認為他應該去做,不是由別人處理,而是他自己。

    另外,要原諒一個人,同樣是需要非常大的勇氣。那些被家暴的孩子,該怎麼去原諒他們的父母親其實只是年紀大,並不表示他們有能力當一個成人?

    舉一個最近的新聞,陳冠希照片裡那些女人們,該如何去彌補自己曾經犯下的過錯?原諒自己。陳冠希該怎麼去彌補這些曾經被他深深傷害過的人?這並不會只發生在名人身上,我們從多少新聞裡看到,情人們分後,發黑函的發黑函,以照片散發加上不雅文字傷害對方的人,比比皆是。

    各種的傷害同樣存在於許多角落,我們一定也犯過許多錯誤,傷害過一些人,同時被傷害。什麼可以讓這個世界更好?

    或許,我們可以先想辦法如何讓自己更好,這個小小的點開始。

  • 官方網站:MY NAME IS EARL

  • 維基百科:MY NAME IS EARL
  • Friday, February 8, 2008

    Happy Birthday


    每年這個時候,我就會給你只有你知道的密語。

    Wednesday, February 6, 2008

    Happy Chinese New Year!


    That noise makes me feel that it's New Year.
    But I just want to take a photo for tonight, so i did it.
    Actually, there's no really beautiful fireworks in Taiwan.

    Oh, by the way, tonight is Chinese New Year's Eve.
    Congratulations!
    Bonne année!
    明けましておめでとうございます。
    하정(?)-I am not sure...

    Friday, February 1, 2008

    MSN實作經驗

    心血來潮,請學長幫我測試了一下MSN的幾個小問題:
    一、封鎖之後與對方的互動情況
    二、刪除之後的互動情況

    先說明的是,這個測試還不是很精確。因為,我們對話框一直保留,並沒有關掉。這會不會造成測試上的問題?目前還不清楚。

    首先,讓我們進入那神秘而不可測的「封鎖」:
    由我先封鎖學長,讓學長隨便傳送任何訊息,或是符號。結果是
    1)學長仍然可以傳離線訊息,而且對話框中不會通知或是顯示被封鎖而無法傳遞的情況。
    2)解除封鎖後的我方,並不會接受到在封鎖期間看到的任何訊息。完全沒有。

    所以,暫時得到一個小小的結論,MSN是溫柔的軟體,並不會通知對方「你被封鎖」之類的訊息,也不會告訴你「極有可能傳不出去」的這種話。但訊息確實傳不到。


    再來,進入比較兇猛的「刪除」:
    目前我使用的MSN版本是8.1英文版,非8.5。刪除的過程分為兩階段。
    第一階段的「刪除」是會出現"Non-Instant Messaging Contacts"的群組。
    第二階段則會將"Non-Instant Messaging Contacts"這個群組裡的帳號完全刪除。

    不論是哪個階段的「刪除」都會問你是否要「封鎖」的訊息框,我們是以不「封鎖」的方式來測試刪除人與被刪除人之間的情況。
    結果是:
    1)第一階段刪除,無封鎖情況,在"Non-Instant Messaging Contacts"裡可以看到帳號,但無法辨識是否上線。而被刪除的一方,仍可以看見我的上線狀態。
    2)第二階段刪除,無封鎖情況,在"Non-Instant Messaging Contacts"裡,已經看不到被刪除的一方,但被刪除的一方仍然以看得見我的上線狀態。
    3)除了能夠看見主動刪除的一方的上線狀態之外,還是能夠進行對話,一樣沒有顯示被刪除的訊息。


    由以上簡單的測試可知,如果你不想再看到某個人,真的一點也不想再跟某個人對話的時候,請記得善用「封鎖」功能。否則,還是有可能被視為「離線狀態」或是可以被看得一清二楚的情況。

    以上。

    Monday, January 28, 2008

    星ひとつの夜-談職場

    職場Rule #1:千萬不要相信你的老闆這篇文章的回響不小,相信許多人讀過之後,只能心有所感,還是不太能直接大方地說出自己的想法。

    最近朋友老勸我改個名,好像一切的不順心都是因為中文名字造成的。因為大學時代有老師對這方面非常有興趣,時常會在課堂上聽他說起關於姓名學的事,煞有介事般地說明著。只是,光是姓名學(至今,我仍不太確定這門學問稱不稱得上學問?),就有許多門派的說法,依照各門各派的不同,說不定這次被說大凶,下次又變成大吉他說不定。雖然這種可能性很小。

    離開一般性的職場已經有一段時間,這段時間,確實也想過以興趣的方式打工。但後來由於一些原因,而沒有去打工。

    由於如此,許多人問我收入的問題。這點,常常令我感到困擾。一般社交性的對話,除非雙方同意並確認各自的立場,否則,還是最好避談:收入、宗教、政治。這些都是屬於比較私人性的問題,常常覺得沒有回應的必要。有一段時間,我也習慣不回應,把這樣的想法傳達出去,但是,履遭其他人的誤會。被認為是高傲的、不懂人情事故的人,已經是家常便飯。

    學生時期,同學曾經不斷勸我,還是照著一般的模式走比較好。當然,路是有所謂好走的路,與不是很好走的路。只是,單純只是為了方便而走好走的路,說不定會為自己帶來更大的麻煩也說不定。今天問我收入,明天是不是要問我的政治立場?如果與對方不同,還是有可能造成另一個麻煩。所以,除非對方自己願意表示,否則我自己也不太會問這樣的問題。(某些特定的情況會除外)

    這讓我想起另一部2007年5月的日本電視劇特別篇-《星ひとつの夜


    圖片來源:日本富士電視
    岩崎大樹(玉木 宏飾)是一個被設定為26歲的年輕人,野々山廣治(渡辺 謙飾)則是一位服刑11年之後假釋中的50初頭的男子,這個故事是在描述這兩個人的相處。被我戲稱為「90億元與9元的忘年之交」。

    岩崎一直無法和一般人正常社交,可是卻和一位在表演廳打掃的清潔人員野々山先生由於一個拾金不昧的際會,成為忘年之交。對於野々山先生而言,一個年輕人對10萬元毫不在意,讓他直覺性地以為岩崎只是一個有錢的小孩。沒想到,這卻是個天大的誤解。

    岩崎並不是出身於什麼顯赫的背景,只是一般平民的小孩,由於大學時以自己打工的薪水投資股票,所以賺進許多錢。因為非常專精於這方面,也非常投入,以致於年輕很輕已經擁有約90億的財產。而岩崎的母親卻堅決認為這不是一種正確的獲利方式,與兒子相處得非常不好。另一個岩崎遇到的問題是,他還太年輕,無法分辨誰是因為金錢的關係而接近他,曾經吃過朋友的虧,而對人性感到不安,所以和喜歡的女性交往時,也無法好好地說明自己為何住在豪宅裡?工作是什麼?選擇欺騙。

    野々山先生則是因為殺人案而入獄,假釋後,遇到非常好的夫婦作為固定的觀護人(與台灣的觀護人不太相同)。身為觀護人的夫婦鼓勵野々山先生和外界打交道,回到社會裡,即使是年輕人也很好。讓野々山對於岩崎的示好,慢慢接受了。然而,一開始還是無法說出口自己曾是受刑人,目前正在假釋中的情況。更無法解釋,為什麼看起來氣質良好的野々山,在表演廳裡擔任清潔工的工作,談吐之間,又顯露出他與其他清潔人員的不同。

    原來,野々山曾是企業裡的主管,因為涉入婚外情對象被殺害,而入獄。受過良好教育,但由於在獄中服刑11年,已經不太與其他人打交道。假釋之前,早已知道外界人事全非,也找不到適合的工作場域,只能退而求其次地選擇清潔工的工作維持生計。

    兩個人互相坦白之後,會是怎麼樣呢?

    他們選擇相信對方。

    野々山認為,不只是領薪水才是唯一維生的方式,並不是擁有龐大的金錢就是罪惡,而是這個人的本質是什麼比較重要。相對地,岩崎同樣認為,並不是因為曾經是受刑人,所以人性裡必定存在著惡劣的本質,而是在相處過程中,慢慢發覺野々山並不會因為對方擁有90億身價而變得不一樣,仍然將他當作朋友看待而已。


    這樣的故事讓我想到,曾經有一個朋友的朋友想和我交換名片的事,我並沒有名片這種東西,以前工作的時候沒有,現在也沒有。我想,故事裡的岩崎也不會有名片這種東西。這樣就表示什麼了嗎?

    雖然我選擇比較自由的方式在生活,我很清楚自己不適合官場文化,也不適合去玩弄心機,收入是比一般上班族要不穩定,只要對於基本生活的慾求不高,還是沒什麼太大的困擾。但也不知道為什麼,手掌裡的事業線愈來愈長,愈來愈清楚。反倒是一直工作中的朋友,一直沒有這條線。對於手掌裡的線,心裡存在著小小的困惑,反而比生命線斷掉這件事更在意著。

    朋友對於我一直無法融入職場中的官場文化認為不可思議,認為這樣會造成社交障礙,人際困難,勸我改個比較適合的名字。嗯,確實,我身邊的許多人都改過名字,有沒有具體上的幫助我並不清楚。但是,我並沒有很期望去習慣官場文化啊。嘴不只長在別人身上,我身上也有。加上,以我個人而言,雖然能夠在某種程度上配合,只是職場上的陋習和人情世故之間的差異,相信許多人也不見得分得清楚,有時候,並不是你決定走正確的路,就會被同意。

    記得以前有一位同事的家人因意外而過世,同事認屍之後,回到公司加班。這件事,被主管當著許多人的面前大大地讚許了一番。那個畫面,一直非常清晰地留在腦海裡,我沒有去問為什麼他要回去加班?但是,那樣的讚許,我完全無法苟同。完全沒辦法。

    附帶一提,也有朋友是早上8點上班,下午4點下班,薪資近4萬,不斷地抱怨著工作太辛苦。這樣的人也是存在著的。

    Saturday, January 26, 2008

    發條橘子-A Clockwork Orange


    圖片來源:http://facweb.cs.depaul.edu/sgrais/orange.htm

    首先,我不會在提提到關於一部禁片的部份談關於「自由意志」的問題。或許,還是會有一點點,但是儘量把這部份的比重減少。

    我並沒有讀過原著小說,但不是第一次看這部電影。第一次看的時候,是在大學時代,幾個喜歡看電影的同學向學校借教室,借設備,用老師用來上課用的投影屏幕來看這部同學的珍藏影片。並不需要租借場地的費用,借用設備也只需要登記用途,並不需要收費。每周,我們會找一天看一部同學帶來不同的電影,或是認為自己最近找到什麼有趣或是不錯的影片,甚至覺得看不懂也無所謂,只要有人附議,我們就會看。人數不到10個,多半來自不同科系,由於通識科目認識的同好。真是一段非常愉快的時光。

    第一次看這部影片的時候,現在所存有的印象只是非常詭譎的音樂及畫面,因為只有看過一遍,而且當時的網路資訊並不如現在發達,所以資訊也很有限。真的有點像是在走馬看花,看過,可是模糊得很。只是由於很早便聽聞這部有名的作品,也就這麼看過去而已。真是對不起當時的同學。

    最近,又好好地看了一次。

    看完整部電影之後,再回頭去找資料時,Stanley Kubrick的電影似乎還是把它跟Anthony Burgess原著小說分開來看待比較好。或許,絕大多數以小說改編的電影,最好都抱持著這樣的心態比較恰當。既不傷害電影本身,也不傷害原著小說。畢竟,兩者就是採取不同的方式來敘述故事,既然改編過,不同也是在所難免。

    回顧一下電影本身,如果是1971年的背景,算起來是一部37年以前的電影。一部電影被注視了37年,正邁入38年,確實是蠻人驚人的。那種注視又偏偏不是像《羅馬假期》(Roman Holiday)那種注視法,而是,因為電影當年上映時被剪片,甚至不得不下檔的各種風波,只要存有一點好奇心的人,都還是會繼續注視著。

    對於一個聰明、漂亮、年輕的男孩子來說,學校或許真的是一個太過於無聊的地方,可能也太過於容易令一個這樣的男孩子顯得孤傲而難以親近。他的行徑如同完全的瘋狂,擅於利用自我的優勢,在性與暴力當中獲得快感的同時,也試圖摧毀這樣的自己。

    一連串的旁白,似乎只是在敘事,是炫耀,是痛苦地呻吟。他像孔雀一樣引人注視跳躍地唱著Singin' in the Rain,卻把自己鎖在房間裡獨自聽著BeethovenSymphony No. 9。他從暴力與性當中找尋快感,卻感受不到他的快樂。很難從Alex這個角色身上找出黑白分明的界線,善與惡是同時存在的。如同他的外表漂亮,而行逕看起來壞透了。我不知道該用什麼「自由意志」來解釋這樣善惡並存的個體?因為,沒有一個人不是內在同時善惡並存著。

    最後,Alex不再對暴力與性感到作嘔時,在宣告著:惡魔朋友回來了!

    以我自己的感知來看,想的是,這個孩子太過於聰明,太過於懂得擅用自己的優勢,他選擇回到社會裡,和他那些以前的舊識一樣,成為社會中的一份子,走絕大多數人會走的路,卻永遠無法平凡。他只是在做屬於自己的選擇而已。有些事,是與生俱來的,他無法選擇,有些是他可以選擇的。他似乎比其他人更明白這個世界的運作機制,特別是在經過監獄及特殊的治療過程之後,他比其他人瞭解怎麼去擁有更多操控權。

    電影中,也可以看到許多以現在而言,非常視覺系的人、事、物。雖然,台灣人常常習慣看字幕,而把畫面的部份忽略了些,這種說法時有所聞。而Stanley Kubrick卻讓這部電影的畫面一直吸引著人們的目光,而很容易忽略它的對白。艷麗的色彩,人體的放大的擺飾,華服濃妝,音樂及畫面的衝突,Beethoven那怒氣般的大特寫……在在都使人難以把目光專注在字幕上。這點,倒真的不是很多導演能夠辦得到的。

  • 延伸閱讀:【電影】發條橘子(A clockwork orange)\2001太空漫遊(2001:A space Odyssey)‧補完
  • Thursday, January 24, 2008

    聽障合併視障的英語學習

    長久以來,對於語言算是抱著相當的興趣。還稱不上能夠全心投入,因為本人生性多變,興趣多而不精。

    2005年,找了本關於TOEIC的參考書來看,附CD,心想,反正價錢還好,複習一下沒什麼關係。經過外語系的同學的指點,原本打算在去年年初參加考試。報名了,報名費當然狠狠地被拿走了,不過由於突然有事而不能去參加考試。整個心情低落到不行,我的報名費啊……!

    類似的情況也曾經發生在考汽車駕照時。因為剛好有一段空閒,加上家人希望買車,卻沒有一個適合開車的人,後來家人就幫我找找了一家駕訓班,選了比較冷門的時段,選擇學手排車,教練就讓駕訓班的人來分配。學習的狀況還算順利,可能因為之前有一段時間沉迷於NFS(Need for Speed)上的關係,加上對於機械類的事物並不害怕,所以教練也不太管我。很快地,我已經很無聊地一個人開車逛教練場,也不太按照教練教的「重點」,還是一樣能平安過關。對於筆試模擬題就有點頭痛了。教練常常取笑我,是不是要考個12次才會過啊?

    終於報名費繳出去,確定報名,考試當天又是有事!讓我真的沒去考。害我又到駕訓班去逛了一陣子,才真正上陣。終於一戰成功。不過當天相當混亂就是了,下次有機會再談。

    回到TOEIC上,前一陣子搬家(其實已經搬超過半年),終於考慮好好整理一下房間,發現參考書,心想,這次就拿出來好好讀吧。只是,對於像我這樣的人,最好還是永遠不要抱持這樣的想法,因為我最容易因為這麼想著,然後就卡關了!

    正如大家所知,TOEIC考聽力和閱讀兩部份,至少,之前聽聞是這樣沒錯啦。我那外語系的同學讀了兩套參考書,才考了450分。一直不擅於考試的我,也沒抱什麼太大的期望。

    很用功地讀到參考書的一半左右,卡關。因為前陣子雜事多得驚人,常常被打斷,實在很累人。最近為了試試看自己能聽多少,就把參考書中附的CD拿出來聽,試試看自己能聽多少。不聽還好,一聽,只有一個念頭:救人喔!誰會這樣說話啊?!

    聽過第一張CD之後,雖然做完100題練習,大部份都是矇過去。心裡產生很大的疑問,真的大家都這麼說話嗎?以前還有所謂的「國語正音班」,我不清楚目前還有沒有?我可以理解,因為每個人所屬的地域性及背景不同,說話的腔調不同,這是非常自然的事。不過,為什麼我真的幾乎聽不懂CD中的對話呢?

    有時候看電影,只有英文字幕的時候,我還是會儘量試著看。這應該是我太喜歡看電影的關係,所以不論怎麼樣,都還是會想看,只要時間軸不是有著很大的問題,或是字幕跟對白差別太大,多半都還能順利看下去。除了日本電影,加上英文字幕時會比較辛苦之外,一般情況下還好。

    這時候,突然想到,找一下國外的新聞片段來聽聽看,這總不會錯得太離譜吧。我想。


    以上是CNN播報關於911事件的新聞。嗯,清楚啊,雖然不是百分之百都聽得懂,但還是覺得很清楚啊。


    NBC報導,也很清楚啊!

    那是哪裡出了問題?卡關了!

    再拿出電影《Stranger Than Fiction》來看,很清楚啊!


    這讓我陷入深深的困擾當中……。我確實知道,即便是電影,也有屬發音比較漂亮而清楚的演員,及說話不清不楚的演員,這種事在台灣也是存在的。台灣所謂的新生代偶像說話,沒字幕的話,我常常需要用感應力來感應究竟說了什麼?大部份的時候,感應不太出來,也只好放棄。

    還有另一個問題是,我不清楚是不是因為自己對於英國式幽默多過於美式幽默的緣故,所以,雖然喜歡看喜劇電影或是影集,除了《Mad About You》7季全部看完之外,對於美國的影集並不是特別感興趣。(附帶一提,台灣似乎沒有播完7季,原本有固定時段,後來莫名其妙改了時間,最後還是腰斬。)反而對於英國腔調有一種偏好,即使有些80年代的影集,雖然沒有字幕,聽懂的部份可能只有20%~30%(依情況不同),還是很愉快地可以看完。當然,英國電影中,還是有一些是具有地方口音相當重的影片,像是《Once》就是其中之一。

    許多人強調,我們需要學習的是「美語」(美式英語),而非「英語」。不過,這點其實有點奇怪。就像,只講客家話和只聽得懂客家話的人,很難跟只會說閩南語及只聽得懂閩南語的人溝通吧?和原住民之間的溝通也一樣必須透過官方語言,這個官方語言它是用來普及溝通用的,並不是要人棄母語於不用。所以,好好地,清楚地表達才有辦法使另一方進入比較理解的情況當中,如果不能做到這一點,多少會有社交上的困擾吧。我曾經和來自墨西哥及捷克的先生小小談過一下話的經驗,雖然用著彼此都很辛苦的英語溝通,倒沒有造成什麼災難。只是墨西哥先生對於本人不會西班牙語,表現得有點小可惜的樣子。

    總之經歷過這些困難,處於持續性卡關之中,突然想到這篇,想著,如果,我是視障,又加上聽障,那……

    另外提一件事,曾經為了好玩學過一點點手語,其實手語在各種語言中也有不同的表達方式。除了極少數的情感性字眼表達方式類似之外,大部份還是非常不同的。那麼,聽障朋友該怎麼辦呢?

    Tuesday, January 22, 2008

    小書單-東尼流的幸福栽培法

    東尼拉茲洛(Tony Lázló)這個名字大家可能不是很熟悉,不過提到這位語言學者的太太-小栗左多里,說不定能勾起一些人的印象。也就是兩冊由小栗左多里所著的《達令是外國人》與《達令是外國人2》兩冊算是賣座不錯的繪本書,描述異國戀情與婚姻的小故事。

    圖片來源:時報悅讀網

    這兩本小品中,並沒有鉅細糜遺地說明異國戀人或是婚姻的詳細情況,可能是由於小栗左多里小姐生性非常樂觀的關係,對於東尼先生的說明多半是非常具有樂趣的。但是,從中也可以看出東尼先生和一般刻板印象中的外國人有很大的不同。這有可能和東尼先生的背景有著極大的關聯,不僅本身是匈牙利與義大利混血兒,而且周遊在許多國家之間,一直到日本才算是落腳,與小栗左多里小姐入籍結婚,生活在一起。是非常輕鬆愉快的兩本小品,特別在第二部當中的後部,有許多人投書說明關於與不同國家的伴侶生活所遇到的一些趣事,令人瞠目結舌。


    圖片來源:時報悅讀網
    這本由東尼先生主筆的小品,可以令原本大家對於這位被稱為「語言學御宅族」的先生,對於「幸福」的觀點之外,同時也會發現這位東尼先生對於許多人生的態度有自己一套令人讀過之後,會稍微偏著頭想想「是不是這樣呢?」的舉動。

    我個人並不是一個對於許多事都相信的人。相反地,即使看到「嗯,這個好像說得很有道理」的時候,還是會懷疑一下,是不是真的是這樣呢?這樣的立論來自於,如果一下子就完全接受,很快就會變得十分混亂吧。就像東尼先生在書中的「恰如其份」這篇也提到過,光是像咖啡因是有益於人,還是有害於人體,就充斥著各種不同的說法。東尼先生的做法比較傾向於分散風險,對於什麼都以平均而不過量,適度地以不同的品牌或口味,或者是食物的種類來思考。

    以我個人而言,則是對於各種論述的基礎就抱著懷疑的態度,因為每一次的試驗都有它的誤差,也可能因為在實驗過程中考量的基礎不同,而得到不同的結論。這些都是新聞裡不會明確提出來的。而每個人的時間有限,除非在專業上必須時常閱讀相關的研究報告,報告本身是否是合乎真正的科學精神?我們實在不得而知。應該也不會有人每天閱讀各種不同領域的研究報告吧。(?)如果有的話,本人真的非常敬佩。

    關於《東尼流的幸福栽培法》中,可以提出一篇許多人比較有共鳴點的一篇,就是「獨立之後再結婚吧」。
    所以我認為,男女朋友之間最好能在結婚前有幾次的小吵架。如此才能了解對方什麼時候會生氣?為了什麼會起摩擦?在這種時候彼此會有什麼樣的舉動?而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在與對方起衝突或忍受壓力之後,是否可以調整關係。奉勸大家如果對這些事還沒把握,就不要結婚。

    節錄自:《東尼流的幸福栽培法》中文版第77頁。

    每個人對於這樣的想法會有不同的解讀方式,自然也會有屬於自己幸福的栽培方法。東尼先生指的,當然也不是故意沒事找麻煩的吵架,而是試著看看對方的各種不同的面向。如果要說,當事人覺得很好,那就好了,這點也沒有什麼錯。畢竟當事人在與伴侶生活的情況,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但就一般論來說,很少有伴侶是不會吵架的。或多或少鬧鬧彆扭一定也有,總是有不開心的時候,可能是由於對方做了什麼事,或是身邊發生什麼情況而生氣。要調整回和諧的狀態,除了雙方的關係之外,應該還包含了自我調整的部份。

    東尼先生對於「結婚」這件事看待得十分慎重,並不認同結婚之後,由於外遇或是什麼樣的理由而輕言分手。書中以語言學的角度來詮釋「結」是表示兩個人繫在一起,永遠不分開。在匈牙利諺語中,又有「陶盤要配木匙」的話,也就是花時間也沒關係,總之,要找到那個適合的人。一定沒有百分之百適合的對象,陶盤跟木匙原本就是不同地方生產出來的,即使如此,也會有「嗯,這樣剛剛好」的那種組合。東尼先生苦勸大家,還是要冷靜好好地想想比較恰當。

    這樣的小書,對於精神還不是很容易集中,想要轉換心情時來看,是很不錯的選擇。同樣也有小栗左多里的插畫,與碎碎念的部份,還附有你是否屬於「東尼流」的有趣評分表。


    註1:以上圖片均取自時報悅讀網
    註2:關於東尼拉茲洛(Tony Lázló)小栗左多里的連結,是連至他們各自的網頁中,發文時無法開啟,但網址的部份並沒有寫錯。請見諒。
    註3:達令是外國人-小栗左多里 Oguri Saori 中文官方網站

    Saturday, January 19, 2008

    一線天


    很久沒見過這麼藍的天空。

    風吹得雲飛得老快,抓不住那一瞬間的變化。

    而我想,透過這扇小小的窗,很快地也將看不到什麼天空了。


    這附近建起了4、5棟樓,比設備,比高價,比裝飾,比新穎。

    他們需要生活,想要更多的錢。

    可是他們遮住了天空,讓我想起那首叫「一線天」的歌...

    這裡也快只剩一線天了啊。

    Tuesday, January 1, 2008

    一桌兩椅之間的情感-《京劇啟示錄》典藏版


    帶著毫無防備的心情進到城市舞台,沒有抱持著任何期待,沒有看過任何片段,只記得屏風表演班宣傳的的那句話:人,一輩子能做好一件事就功德圓滿了。

    表演的場地當然不能拿來跟國家戲劇院相提並論。雖然,我不認為國家戲劇院是多麼了不起的場所。城市舞台小巧外加服務志工的親切,令人有一種精緻感。

    舞台上的一桌兩椅搬移在不同的位置,每一個移動,是絲絲縷縷的情感。是魯青茶園裡的的梁家班裡的愛情、親情、友情;是風屏劇團裡的演員之間的情感;是修國與父親的情感;是修國和妻子之間的情感;是時代與人群之間的情感。或許不能回應,卻是一種幾十年也無法割捨的,是生命的一部份,存在身體裡面。就在那一桌兩椅之間。

    戲台前是戲,戲台後也是戲。戲台前唱的是忠孝節義,戲台後演的是人性。

    時代的改變,京劇該不該改?想起李碧華的《霸王别姬》,想起陳凱歌的《霸王別姬》,想起程蝶衣不肯屈服於時代,堅持著師父教的《霸王別姬》,段小樓這個程蝶衣心中的霸王,娶了紅妓菊仙。是誰無情?是誰無義?

    梁家班沒有大媽,大媽已經離開。二大媽和三媽,是誰無情?是誰不義?梁老闆逃離梁家班的恩恩怨怨,逃不過時代的更迭。

    投影屏幕上製鞋的影片,戲裡梁家班唱的「打漁殺家」、「三娘教子」,突然想起來,什麼時候開始,電視上已經不再播那些曾經讓我覺得頭痛的京劇?那些角兒,什麼時候消失在我們的生活裡呢?我想不起來,怎麼樣也想不起來。是從解嚴後嗎?

    每次只要看到樣板戲,總忍不住想把頭撇到旁邊去。因為,看了難過,怎麼樣也笑不出來。

    走在八德路上,晚上挺冷,風倒是不大。一路走著,並不覺得特別涼,在廣告中,那個城市裡,我需要買杯咖啡,抽上一根煙,沉澱一下。時光從來沒有停下來,或許沒有時間這個東西,唯一有的,只是身體的成長,記憶的殘留,身體的老化,回憶愈來愈不真確,這是不是我們體會時間的一種方式?有一天,或許我並不會記得這個夜晚,坐在八德路邊,喝著咖啡,繼續老去。即使寫下來,在未來的某一天是不是也變得模糊不清,只記得路上,一個人走著,許多人與我擦身而過?

    真誠地面對生命,是一件多麼困難的事啊。可是,如果可以,那應該也是一種「勇敢」!

    你去了101看煙火嗎?去了貓空看演唱會嗎?我在城市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