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July 26, 2008

最近的藝文演出小報

果陀劇場《針鋒對決—Othello》

主辦: 果陀劇場 (02)2571-1753
協辦:
贊助:給自己一個買$4,000元票的一個機會。(米多粒自語)
網站連結:http://www.godot.org.tw
(圖片來源:兩廳院售票網)


雲門舞集:2008秋季公演《花語》

舞作名稱: 2008秋季公演《花語》
簡  介:

一九九八年 林懷民取巴赫經典的緩慢樂章渲染《水月》
今年 又摘用其中輕快的章節詠歌《花語》
凝視生命虛實 洞悉世情之作

花語 Whisper of Flowers
世界首演

編舞家林懷民再賦巴赫經典的嶄新篇章
八萬朵花瓣從繁美到靜朽的感官震撼

看春光艷燦 嘆花落春殘
林懷民再探紅樓美學
傾聽花魂私密的絮語

在鏡面映照裡 青春是如歌行板
跳躍歡愉宛如筵席不散
一幕預見青春散場的生命華宴

雲門舞集:2008秋季公演《水月》特別演出

舞作名稱: 2008秋季公演《水月》特別演出
簡  介:

先看《水月》 再讀《花語》
從舒緩到躍動 從黑白到彩色

張力十足的能量 一波波朝你湧來
撞擊你的心靈 使你驚顫 使你歎惋

水月 Moon Water
十週年特別演出
九○年代奠定林懷民藝術顛峰的經典之作
水聲潺潺黑白相映溫潤飽滿的生命風景

飛濺的水光
綿長的巴赫音符
美不勝收的細膩身體
一齣讓你不想走到終點的經典

巴赫的樂曲與林懷民的太極,水乳交融,彷彿百年來就等待這場相逢。─德國法蘭克福匯報


2008秋季公演《水月》麥斯基現場演奏
舞作名稱: 2008秋季公演《水月》麥斯基現場演奏
簡  介:

《水月》麥斯基現場演奏

大師與大師 最美麗的共鳴

國際大提琴名家麥斯基與雲門舞集
挑戰十年來從未有過的現場過招

  一九九八年
  林懷民用麥斯基演奏的錄音編作《水月》
  這回 麥斯基的琴弓現身在山水潑墨般的舞台上
  引領舞者穿山越水
  與觀眾同步呼吸

我在麥斯基的音樂裡,聽到穿越生命幽谷般,
深沈而緩慢的呼吸。  ─林懷民

如果說音樂是我的信仰,那麼巴赫無伴奏就是
聖經。  ─米夏.麥斯基
(圖片、資料來源:雲門舞集)

屏風表演班第卅八回作品-六義幫

李國修劇場革命
挑戰電影畫面的場景流動
全劇超過五十個場次
極速流動不暗燈
開創劇場史上出神入化的新震撼
(圖片、資料來源:屏風表演班)

Friday, June 6, 2008

那年、那人、那事-收信快樂



以上圖片均取自:外表坊時驗團

寫信真的是一件很久遠的事情了嗎?我不知道。書寫還是我生活裡的一部份。上次在Y拍還看到有人在拍賣二次大戰信件,為什麼私人的信件會變成拍賣品?不過,在20世紀前半期,信件扮演著極度重要的角色。一封信件可以傳達的,可能是各式各樣的的事。為什麼要去看兩個人通信呢?

西蒙‧波娃(Simone de Beauvoir)在《越洋情書》(Lettres à Nelson Algren)中,17年的通信當中,誰也無法確定是否遺失了哪一封?也不清楚兩者之間的真正互動,和發生的事情確切是如何?但明顯地,即使中譯本中的640頁當中,可以發現,起初的幾年通信的次數是那麼多,那麼深切而濃情蜜意。幾年之後,信件銳減,而且書信中的內容也有著明顯內容上的不同。以現代來說,那樣的戀情,透過書信往來的公開之後,雖說現代已經是21世紀,風氣大開,應該還是有不少人無法認同,更不可能接受那樣的情形。(註:圖片取自貓頭鷹知識網)

書信在20世紀後半,成為慢慢消失的一部份。事實上,消失得非常快。信紙便成不容易取得的東西,鋼筆成為收藏品,郵筒很閒,郵局很忙。多半是商業郵件。

回到劇場,看著李政國和陳淑芬在翹翹板上迴旋,信件對話,就像這兩個生命在迴旋的情節。中間發生什麼細瑣事,誰也不清楚,也不需要交待。透過信件的對話,各自去拼湊屬於自己生命中的故事,可能會引發共鳴,也可能,沒有。

這兩個人的故事發生的時間,設定得比我的年代早些。然而,我們這些一樣跨越著20世紀到21世紀的一代,個人電腦的發明和我們的年紀相仿,但從什麼時候,我們把筆放下,習慣去問對方的e-mail信箱?什麼時候開始,我們把筆放下,習慣去問對方的ICQ或MSN?什麼時候,我們放下筆,問對方的手機號碼?什麼時候開始,什麼時候開始,我們放下了筆?

陳淑芬的告別,可以是非常形而上的。它可以是戲中對自身生命的脫離,向李政國這個通信多年的「伴侶」告別,向世界告別,向20世紀曾經真實存在過的「寫信」這件事,告別。其他的觀眾的涰泣,和許多人在黑板舞台上寫著,畫著,是拾回,還是告別?

劇中的兩個人,一個中規中矩地走向大眾認為的正途,一個隨著不可控制的命運,漂流著。兩個面臨生命時,或許天壤之別。可是,愛,是沒有理由,沒有藉口,只是,規範、關心、期待,然後又回歸到「愛」。沒有眼神的交會,是寫信與讀信之間最能表現的簡單的喜悅的孤獨。信件的往來,就是這麼簡單,《收信快樂》完全表現出那種簡單。

寫信這件事,曾經和我們此輩的人生非常接近,也變得遙遠。你會收到信用卡帳單,會收到電話費、水電費、網路費、各種雜費帳單,還會收到許多廣告信。那些曾經和你通過信的人,曾伏案小心寫著10幾歲的小情書的夜晚,無聲無息地消失。最近一次收到的是美國維州寄來的明信片。嘿,沒錯,說的是你們夫妻兩個呢!(結婚喜帖暫時別讓我算進去吧。)

昨兒個,我寫了一封信。沒信紙,只好用活頁紙先寫,寫完發現沒信封,倒有三張五元郵票,然後調好的墨水被打翻了。一切都很費功夫?是的。但我喜歡那句曾經在日劇裡的台詞「正因為費功夫才好啊。」(愛をください)



延伸閱讀:
  • 外表坊時驗團-無名部落格

  • 表演工作坊部落格

  • 表演工作坊官方網站

  • 收信快樂(劇本)
  • 劇本的部份,請看有沒有二手書吧。

  • 我的書和我讀的書-收信快樂



  • Friday, May 16, 2008

    植物戀-迷迭香(Rosemary)



    這是5月4日住到房間裡的迷迭香

    原本一直嚷著要去假日花市逛逛,總是找不出適當的時間。那天剛好玩到天亮,帶著倦意,把整個假日花市好好逛了一圈,真的非常舒服。並不是因為假日花市是什麼了不起的地方,而是那種被植物圍繞的心情,真好。

    花市老闆說,迷迭香適合種在戶外,回來Google的結果也是一樣,不需要太多水份,但需要很多日照。經過10天之後,發現,這三株除了喜歡日照,對於水份的要求沒有想像中的少。每天需要給它兩、三碟水,好像才會覺得滿足。從有一點點沒朝氣,變得比較有精神了點。比起精油,還是活的植物本身的氣味清新舒服。

    10天之後拍下這些照片,比起現在,他們三株又長大了一點,這三吋小盆似乎有點擠不下,是不是該是換大一點環境給他們的時候了呢?只是,他們會不會鬧脾氣呢?再觀察看看吧。不太有日照的時候,晚上就放在檯燈旁,讓他們三個享受一下光線。

    有一天,室友突然問我,他們會不會錯亂啊?會嗎?看到他們愈來愈有朝氣的樣子,就覺得:愛他,他就為你美麗!

    Friday, April 4, 2008

    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


    圖片來源: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官方部落格

    如果一個40歲的男人,決定掏心掏肺地說出實話,是好,是壞?

    許多男人會說,那叫瘋了!徹徹底底地瘋狂。因為這世界上有一種東西叫「善意的謊言」,又稱為「白色謊言」。想要長久維持一段關係,某種程度上的謊言對於許多人來說,是免不了的罪。但這罪可以換得一點安穩,似乎,不論男女,有時候也就默默接受下來。

    常常覺得,台北的人,都市的人的不快樂,是因為看不到一望無際的天空,老是看到海市蜃樓,卻總是到不了一片綠洲。吸引人的事物太多,可是,到底要的是什麼?

    手指著別人,容易得多。多少人在不能滿足自我的時候,就把手指向別人,說:都是你的錯!之後呢?有比較快樂嗎?追求不到,就選擇毀滅對方?需要的時候,就勒索?得不到,就去掠奪?看不到未來,就痛恨全世界?

    有時候,我們忘記,打開手掌,才能握住另一隻手;張開雙臂,才能擁抱。